韵书


  • 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七倫切,音踆。 (眞韻)
  • 說文》復也。《玉篇》退也,郤也。《集韻》逡巡,行不進也。《前漢·公孫弘傳》有功者上,無功者下,則羣臣逡。《註》言有次第也。《楚辭·九章》遷逡次而勿驅兮。
  • 又月運之名。《揚子·方言》日運爲躔,月運爲逡。
  • 又《小爾雅》體慚曰逡。
  • 又與㕙通,兔名。《戰國策》東郭逡者,海內之狡兔也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須閏切,音竣。
  • 逡遒,縣名。
  • 又與駿通。《禮·大傳》執籩豆,逡奔走。《書·武成》作駿。
  • 考證:〔《楚辭·九章》逡次而勿驅兮。〕
  • 謹照原文逡次上增遷字。〔《揚子·方言》日運爲纏,月運爲逡。〕
  • 謹照原文纏改躔。